锂离子电池与无机纳米电极材料

 

  名:锂离子电池与无机纳米电极材料

  者:王恒国,段潜,李艳辉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4-1

内容推荐:

本书共13章,内容涉及锂离子电池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着重介绍了各种电极材料的设计、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其中第1章~第8章介绍了静电纺丝技术的发展历史、原理和应用,着重介绍了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电极材料的过程、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第9章~第13章介绍了石墨烯性质、结构和应用,着重介绍了石墨烯的电极材料的制备过程、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 本书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参考价值,可供能源工程、材料工程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供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录:

1章锂离子电池的概述/001

1.1锂离子电池/003

1.1.1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史/003

1.1.2锂离子电池的组成及工作原理/004

1.1.3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和特点/006

1.1.4锂离子电池常见的正极材料/008

1.1.5锂离子电池常见的负极材料/010

1.1.6锂离子电池电解液/012

1.1.7锂离子电池的应用/013

1.2纳米材料/014

1.2.1纳米材料简介/014

1.2.2纳米材料的特性/015

1.2.3纳米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017

参考文献/021

 

2章静电纺丝技术原理与应用/025

2.1静电纺丝技术/027

2.1.1静电纺丝技术简介/027

2.1.2静电纺丝技术原理/028

2.2静电纺丝技术的应用/030

2.2.1生物医学领域/030

2.2.2光、电、磁学领域/031

2.2.3催化领域/032

2.2.4传感领域/032

2.2.5工业领域/035

2.3静电纺丝技术在锂离子电池领域中的应用/035

参考文献/039

 

3章一维V2O5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性能研究/043

3.1引言/045

3.2一维V2O5正极材料的制备、表征及电化学测试方法/045

3.2.1一维V2O5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045

3.2.2一维V2O5正极材料的表征/046

3.2.3一维V2O5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046

3.3一维V2O5纳米材料的结构表征和形成机理/047

3.3.1具有不同形貌的V2O5纳米材料的合成示意/047

3.3.2具有不同形貌的V2O5纳米材料的晶体结构分析/047

3.3.3具有不同形貌的V2O5纳米材料的形貌分析/049

3.3.4具有不同形貌的V2O5纳米材料的热失重分析/051

3.3.5具有不同形貌的V2O5纳米材料的形成机理/052

3.4一维V2O5纳米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053

3.5结论/060

参考文献/061

 

4章多孔Fe2O3纳米管的可控制备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性能研究/065

4.1引言/067

4.2多孔Fe2O3纳米管的制备、表征及电化学测试方法/068

4.2.1多孔Fe2O3纳米管的制备方法/068

4.2.2多孔Fe2O3纳米管的表征/068

4.2.3多孔Fe2O3纳米管的电化学性能测试/069

4.3多孔Fe2O3纳米管的结构表征和形成机理/069

4.3.1多孔Fe2O3纳米管的形貌分析/069

4.3.2多孔Fe2O3纳米管的结构分析/071

4.3.3具有不同形貌的Fe2O3纳米材料的形成机理/074

4.3.4多孔Co3O4纳米管的形貌和结构表征/075

4.4多孔Fe2O3纳米管的电化学性能表征/076

4.5结论/079

参考文献/080

 

5Co3O4/TiO2次级异质结构的合成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性能研究/083

5.1引言/085

5.2Co3O4/TiO2异质结构的制备、表征及电化学测试方法/085

5.2.1Co3O4/TiO2次级异质结构的制备/085

5.2.2Co3O4/TiO2次级异质结构的表征/086

5.2.3Co3O4/TiO2次级异质结构的电化学性能测试/087

5.3Co3O4/TiO2次级异质结构的表征和形成机理/087

5.3.1Co3O4/TiO2次级异质结构的形貌分析/087

5.3.2Co3O4/TiO2次级异质结构的结构分析/088

5.3.3金属氧化物/TiO2次级异质结构的形貌和结构分析/092

5.3.4Co3O4/TiO2次级异质结构的形成机理/095

5.4Co3O4/TiO2次级异质结构的电化学性能表征/096

5.5结论/100

参考文献/101

 

6Fe3O4/TiO2次级异质结构的合成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性能研究/105

6.1引言/107

6.2Fe3O4/TiO2异质结构的制备、表征及电化学测试方法/107

6.2.1Fe3O4/TiO2次级异质结构的制备/107

6.2.2Fe3O4/TiO2次级异质结构的表征/108

6.2.3Fe3O4/TiO2次级异质结构的电化学性能测试/108

6.3Fe3O4/TiO2次级异质结构的表征和形成机理/109

6.3.1Fe3O4/TiO2次级异质结构的合成/109

6.3.2Fe3O4/TiO2次级异质结构的形貌分析/110

6.3.3Fe3O4/TiO2次级异质结构的结构分析/112

6.4Fe3O4/TiO2次级异质结构的电化学性能表征/113

6.5结论/124

参考文献/124

 

7章一步电纺技术制备Fe2O3/TiO2套管结构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性能研究/127

7.1引言/129

7.2Fe2O3/TiO2套管结构的制备、表征及电化学测试方法/130

7.2.1Fe2O3/TiO2套管结构的制备/130

7.2.2Fe2O3/TiO2套管结构的表征/131

7.2.3Fe2O3/TiO2套管结构的电化学性能测试/131

7.3Fe2O3/TiO2套管的结构表征和形成机理/131

7.3.1Fe2O3/TiO2套管结构的形貌分析/131

7.3.2Fe2O3/TiO2套管结构的结构分析/134

7.3.3Fe2O3/TiO2套管结构的形成机理/136

7.4Fe2O3/TiO2套管结构的电化学性能表征/137

7.5结论/141

参考文献/142

 

8章石墨烯的结构与应用/145

8.1石墨烯概述/147

8.1.1石墨烯的结构与性质/147

8.1.2石墨烯的合成方法/148

8.2石墨烯的应用/155

8.3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164

8.4改性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167

参考文献/170

 

9章氮掺杂多孔石墨烯的制备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性能研究/175

9.1引言/177

9.2氮掺杂多孔石墨烯的制备、表征及电化学测试方法/178

9.2.1氮掺杂多孔石墨烯的制备/178

9.2.2氮掺杂多孔石墨烯的表征/179

9.2.3氮掺杂的多孔碳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179

9.3氮掺杂多孔石墨烯的合成机理/179

9.4氮掺杂多孔石墨烯的结构表征/181

9.5氮掺杂多孔石墨烯的结构表征/187

9.6结论/192

参考文献/192

 

10章氮、硫双掺石墨烯的制备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性能研究/195

10.1引言/197

10.2氮、硫双掺石墨烯的制备、表征及电化学测试/198

10.2.1氮、硫双掺石墨烯的制备/198

10.2.2氮、硫双掺石墨烯的表征/198

10.2.3氮、硫双掺石墨烯的电化学测试/199

10.3氮、硫双掺石墨烯的结构表征/199

10.4氮、硫双掺石墨烯的电化学性能测试/204

10.5结论/208

参考文献/209

 

11章氮掺杂多孔碳/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性能研究/213

11.1引言/215

11.2氮掺杂多孔碳/锡材料的制备、表征及电化学测试/215

11.2.1氮掺杂多孔碳/锡材料的制备/215

11.2.2氮掺杂多孔碳/锡材料的表征/216

11.2.3氮掺杂多孔碳/锡的电化学测试方法/216

11.3氮掺杂多孔碳/锡的结构表征/217

11.4氮掺杂多孔碳/锡的电化学性能表征/221

11.5结论/224

参考文献/225

 

12GeO2-RGO超薄片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性能研究/227

12.1引言/229

12.2GeO2-RGO片状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电化学测试/230

12.2.1GeO2-RGO片状复合材料的制备/230

12.2.2GeO2-RGO片状复合材料的表征/230

12.2.3GeO2-RGO片状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测试方法/230

12.3GeO2-RGO超薄片状复合材料的形成机理/231

12.4GeO2-RGO超薄片状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232

12.5GeO2-RGO超薄片状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236

12.6结论/240

参考文献/241

 

13章锂离子电池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243

13.1引言/245

13.2柔性锂离子电池/245

13.3钠离子电池/252

13.3.1钠离子电池简介/252

13.3.2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研究进展/253

13.4开展的钠离子电池相关工作/257

参考文献/266



通知公告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