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PCT专利看上海纳米技术创新能力

 PCT为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专利合作协定)的简写,从名称上可以看出,专利合作条约是专利领域的一项国际合作条约。通过PCT,申请人只需提交一份"国际"专利申请(而不是分别提交多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专利申请),即可请求多个国家同时对其发明进行专利保护。通过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PCT专利情况,能够反映这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本文通过检索1999-2019年间国际专利数据库(PCT)所有纳米技术的专利(包含“nano”和“Graphene”),来分析上海在纳米技术上的创新能力。    
检索结果如下:
lPCT数据库中近20年共检索到26,660项专利族
lPCT数据库中近20年共检索到上海机构参与的PCT专利169项专利族

1.从PCT专利看我国纳米技术的创新能力
图1反映的是世界各国纳米技术PCT专利的发展趋势。数量上来看,2011年前逐年上升,2011-2015年有所下降,近3-4年间趋于平稳。2018-2019年的下降是由于这两年申请的专利还未完全公开所造成的。
图1纳米技术PCT专利发展趋势


从国家看,美国以绝对优势领先全球,日本稳定在第二。我国在PCT专利数量上优势不明显,排在美日韩和欧洲之后。
 
图2  PCT专利优先权申请量地区分布


PCT专利排名前十的机构如表1,分析前十大机构PCT专利应用的产业领域,可以发现纳米技术的主要创新应用领域集中在半导体、能源和生物医药产业。其中半导体行业位居第一,生物医药领域数量超过了能源领域排在第二位。
表1 前十大机构PCT专利应用的产业领域
序号
机构
半导体
生物医药
能源
1
加州大学
180
187
119
2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157
135
94
3
法国原子能委员会
192
53
108
4
LG化学
104
25
124
5
麻省理工学院
126
110
55
6
3M创新知识产权公司
100
39
42
7
惠普公司
129
20
20
8
英特尔公司
186
15
11
9
IBM公司
150
20
20
10
巴斯夫
50
28
44
 
2.从PCT专利看上海纳米技术的创新能力
 
  根据检索结果,上海机构参与的世界专利共169项专利族(以申请人/发明人地址中出现上海的为准)。从时间上看,上海纳米技术领域申请的PCT专利在2006年至2011年呈现出较快的增长态势,之后有所回落,至2017年又出现一次高峰。
图3上海纳米技术领域申请的PCT专利趋势
  上海申请的世界专利中,最大的是中国优先权,即发明来源于中国机构。排名第二的是没有申请国内专利,直接申请了世界专利。还有部分是美国为优先权国的,这部分专利很可能是以美国公司为主,上海机构合作参与的专利。
图4上海申请PCT专利优先权国家分布
  上海申请PCT专利排名前十的机构如表 2所示。很明显可以看出,上海地区具有申请PCT专利能力的以高校和中科院研究所为主,除外资公司和合资公司外,企业的能力较弱。从技术领域来看,上海申请的PCT专利应用于半导体和能源领域较多,生物医药领域不占优势。
表2上海申请PCT专利排名前十的机构的产业领域
序号
记录数量
机构
半导体
能源
生物医药
1
19
巴斯夫
7
5
1
2
14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技术研究所
7
0
0
3
12
上海交通大学
4
2
3
4
9
博世公司
0
8
0
5
9
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学会
3
1
0
6
9
华东理工大学
1
2
2
7
9
复旦大学
4
2
2
8
8
陶氏化学中国有限公司
4
3
0
9
6
拜耳材料科技公司
2
2
0
10
5
3M创新知识产权公司
1
2
0

     本文研究成果得到了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软科学研究领域重点项目计划《上海重点产业领域创新策源能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纳米新材料为例》(项目编号19692100700)的支持。
    (来源:上海纳米在线)

通知公告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