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ll Methods: 纳米载药系统介导的自噬调节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W–Madison)蔡伟波教授课题组在Small Methods杂志撰文,对基于纳米材料的自噬活性调节策略在肿瘤治疗的应用做了系统综述,并对未来该领域的发展做了很好的展望。

  
自噬是机体内一个古老而保守的过程,其主要作用为隔离并降解蛋白质、损伤或老化的细胞器,并在应激状态下参与维持细胞内的稳态等。尽管自噬在多种类型疾病的致病中扮演“双刃剑”的角色,但一般认为自噬能促进晚期肿瘤的增殖和进展。目前,多项临床试验表明抑制自噬(使用氯喹或羟氯喹)是治疗恶性肿瘤、克服小分子药物耐药的有效策略。因此,有效地递送自噬抑制剂或可进一步增强小分子药物的治疗效果,减少大剂量用药所致的毒副作用,并有效防止耐药的发生。相比单用自噬抑制剂,基于纳米材料的药物递送系统可显著增强自噬抑制剂的递送效率、延长药物的有效循环时间、减少药物在正常组织中的滞留及所致的毒副作用。纳米载药系统除具有良好的载药性能外,尚具有表明可修饰的特征。因此多种纳米载药系统(如脂质体,聚合物纳米颗粒,金纳米等)经修饰后可以环境特异性或组织特异性的方式精准递送自噬抑制剂。在该综述的最后,作者对未来该领域的发展做了相应的展望,其中包括使用特异性更高的自噬抑制剂、使用系统的方法研究纳米材料在体内的分布和代谢,使用靶向性更好的修饰策略修饰纳米载药系统以提高其肿瘤靶向性等。
该文的第一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和UW–Madison联合培养的魏伟军博士,主要通讯作者为UW–Madison蔡伟波教授。UW–Madison的Zachary T. Rosenkrans,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的兰晓莉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的罗全勇教授对本文亦有贡献。
 
(来源:materialsviews) 
 
    

通知公告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