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度上海市纳米中心先进工作者李萍同志先进事迹
一个长发女孩,眯着一双细眼,圆圆的酒窝挂在纯净的脸庞上,一笑起来,眉目间荡漾的甜意便弥漫了你的整个心田。她,就是纳米中心规划部的一名普通员工李萍,大家亲切封她以美称--“阳光女孩”。
“阳光女孩”青春、朝气,积极向上。2001年纳米中心刚成立,她就成为了团队一员。几年来,她不断要求进步,从来没停止过学习。她是中心第一个向党组织提交入党申请书的共青团员,第一个通过自学取得本科学历的大学生。
她在纳米中心从事的工作基础而又平凡。中心网站每天都需要更新,信息收集、编辑、上传,都是她一手经办。同时,还要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每月编辑成《信息动态》,向近500名上海纳米科技专家发放。如果说,干这样的工作一天、一月、一年没什么了不起的话,她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年,从来没有间断过。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支部在网站上开辟了“党建园地”专栏,她每天对这块“园地”施肥、浇水,辛勤维护,目前,这块“园地”上刊登了党的思想理论学习文章近3000篇。曾经听过一个小孩问大人:“妈妈,太阳公公每天升起落下,他不累吗?”是啊,她不累吗?“阳光女孩”说:“累什么?我从中找到了乐趣”,她说的好轻松,一如春日里树丛间散落的晨光,但我们谁都知道,这需要一种坚持、一种信念、一种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阳光女孩”是“80后”,但却没有一些“80后”城市女孩身上的娇气。她工作认真、踏实,不怕苦、不怕累。2006年,中心根据业务发展需求,成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她被委以重任,担任博士后流动站的管理工作。这个岗位不仅对她,对整个中心都是全新的。可是,在她的脸上从来没看到一个“怕”字,她认真学习博士后工作站的相关国家政策,主动向研究所、人事局请教,并联合相关人员编写了《博士后工作站的招生和管理手册》,对在站博士后的进站申请、中期检查、项目验收及出站等工作形成了一套规范的管理流程。为帮助博士后落实住房配套,炎炎夏日,她奔走于房产中介之间租借房屋,近40℃的高温烤得她满头是汗,可她仍然没有停下脚步,房屋中介又心疼又责怪道:“小姑娘,又不是你住,这么起劲干什么?”,她笑着说:“阿姨,我们这是为上海市引进人才服务,不能马虎的。”同事们也劝她不要这么卖命,她却开玩笑说:“走起路来就不热了,风吹在脸上挺舒服的,再说,我还喜欢吃冰激淋呢”,说完,手上提起一大袋冰激淋,原来是带回来给大家降温避暑的。
她有着一个和顺的性格,大家很难从她嘴里听到一个拒绝人的“不”字,她也因此“吃了不少亏”。中心因为人少,工作交叉性强,她总是被大家拉去作为工作的帮手。2001至今,中心已组织9次大型国内国际会议,她都是主力甚至负责人,负责会议代表的报名登记、注册缴费、现场管理等这些最繁琐的工作,但是从来没流露出厌倦的情绪;“党员之家”作为的一个基层组织,她总是被“拉”去承担组织策划工作,仅去年一年,她就为园区组织开展了“每人一本书”读书活动、“迎世博、创和谐”摄影比赛、“唱响金秋、献歌祖国”赛歌会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园区营造了和谐文明的文化氛围,弘扬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在她的身上,我们总是能感受到明亮和活力,一如多彩的阳光,温煦着每一个人;她热爱生活,兴趣广泛,中心不管什么年龄的员工都能和她成为好朋友;她乐善好施,平易近人,是中心外地员工生活上的贴心帮手。我们不禁要问,她,一个出生成长在改革开放后的新青年,为什么能摒弃娇柔之气,勇于承担?为什么能这样忠诚于理想,执着于平凡?是啊,面对这些问题,或许根本没有答案,或许你已从她浅浅的酒窝里揣摩些许,或许从她选取的一句名人名言里你能明白到真谛:“人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让别人生活的更好。”
这就是太阳的精神,“阳光女孩”,永远灿烂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