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做好志愿者
作为市科技团工委的一员,纳米中心积极响应科委号召,报名参加2010上海国际青少年科技博览会,通过对科学素质以及语言能力的层层筛选,最终周伟民、王金合、张静如愿加入了青博会志愿者的大军。自7月11日——18日,从为整个活动做好准备工作,到送走来自全球各地的青少年,我们的志愿者由始至终全程参与了青博会志愿者的工作,同时在接待部以及全陪的岗位上无私的奉献着,用“心”诠释了锐意进取、海纳百川的上海精神。
“作为一名志愿者, 要时刻铭记什么是志愿者,不要求任何回报,以一种大无畏的精神来奉献自我。”从活动一开始,纳米中心志愿者就牢记着动员大会上培训老师的教导,倾情投入志愿者的服务工作。
周伟民博士作为接待部的一员,默默在岗位上为整个活动的正常运转而不懈的努力着,他是驻地最早到达的志愿者之一,从一开始国内外朋友的注册,到及时沟通协调解决突发的状况,到参观世博园和滨江大道的引导,处处都能看见他忙碌的身影。在参观场所,他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无心欣赏周遭的美景,只是专注的做好组织工作,在每一个需要帮忙的时刻,总能看见他坚毅的身影。当18日所有的志愿者和外国朋友都离开了驻地上海中学,他仍然在不知疲倦的进行着收尾工作,成为坚持到最后一批离开的志愿者中的一员。
王金合博士是法国组全陪,为更好的完成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员的组织工作,在志愿工作开始前,他就着手就搜集资料,了解法国的风俗和习惯。法国作为一个崇尚自由的民族,他们总有着层出不穷的想法。作为志愿者,王金合处处从大局出发,站在为对方考虑的角度进行解释,确保了该组成员基本上遵循组委会的要求进行活动。同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王金合还通过向上级请示,以分开陪同的形式满足了外宾个别要求,赢得了大家的一致信任。在活动期间,同车的一个中国学生生病了,是他陪着孩子去医院看病取药,看着学生吃下药片,并及时把这些情况向家长反映。孩子的母亲被志愿者的工作所感动,激动的表示:“有你们志愿者在,我就放心了”。
张静担任的是马来西亚全陪组长以及第7号车的车长工作。她用热情和微笑接待着来自他乡的朋友,主动解决他们在异国所遇到的困难。在来华前,有一马来西亚学生摔伤了手臂,接机时她就注意到该情况,在全陪工作中一直惦记着此事,当这个孩子已经忘记了换药时间时,是她,冒着大雨带该学生去医院看医生并换药。当她了解到马来西亚外宾在青博会结束后仍会逗留两天,考虑到世博期间宾馆房源紧张的现状时,立即着手联系给他们定宾馆,落实每一人的住宿,确保了他们无忧的参加活动。在活动结束后,她又把他们送到预定的宾馆安顿下来才离开。她所负责的第7号车上有来自爱尔兰、马来西亚以及中国共6个学校的中学生,为了促进来自各国中学生的沟通和交流,针对青少年们的兴趣和他们个性活泼的特点,她想了不少办法,比如找领队老师个别交流,鼓励同龄人们结对参加活动;在师生联谊结束后又组织意犹未尽的学生们在宿舍前跳舞,最终把小联欢变成了来自各个不同地区学生的大联欢,掀起了学生活动的一个小高潮。而几天的行程下来,7号车上各种语言的歌声此起彼伏,笑语连连,很好的促进了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让他们结识了新的朋友。
七天的工作,纳米中心志愿者用“心”演绎了志愿者精神,那就是"心"的英文词--"HEART",即"Help(助人)+Enthusiasm(热情)+Active(主动)+Responsible(负责)+Teamwork(合作)"。当一切活动如期正常的开展时,当外国朋友向他们竖起大拇指时,当小朋友们遇到问题信任的向他们求助时,他们处处感受到了工作上的被肯定,感受到了奉献的快乐。七天的时间如同白驹过隙,转瞬消失,但这短短的七天,让他们获益匪浅,他们与来自科技战线的志愿者们一起奉献,成长,提高了现场管理以及危机处理的能力,同时还收获了来自参会师生,来自志愿者的友谊和信任,收获了丰富多彩的人生,他们会带着这份收获更好的投入工作。